新华社海口1月23日电(记者吴茂辉、赵玉和) “比及开春,气候再温暖一些,我就投进螺苗,正式康复出产。”通过四个多月另起炉灶,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春风螺养殖户史平重燃期望。
2024年9月,17级超强飓风“摩羯”席卷文昌,房子受损、森林被毁、基础设备损坏。灾情发生后,在各界协助下,文昌积极开展出产自救和重建作业,出产日子稳步康复。
在铺前镇新埠海海岸,大大小小的水产养殖场曾被飓风暴虐得满目疮痍。现在,这些养殖场重焕活力,有的从头盖好篷布,有的正在对养殖池做消毒、清洗,以备投进新苗。“现已清洗两遍,再清洗一遍就可以投苗了。”史平说,“新的一年,期望能有个大丰收!”
一些规划化水产养殖基地则现已彻底康复出产。在海南劲龙水产种苗有限公司基地,办公楼大门上粘贴的春联分外夺目,大红的色彩透着喜庆与期望。生物饵料车间、种虾车间和育苗车间悉数修缮一新,各条出产线正常出产,飓风暴虐的痕迹早已消失不见。
“上一年12月初咱们就彻底复产了,昨日刚刚向江苏的下流客户发了2300万尾虾苗。”公司负责人许秋卫说,新年期间正是下流水产养殖场投苗高峰期,最近一段时间公司每日都有订单。
1月20日,海南新泉文昌鸡有限公司种鸡场作业人员在检查种鸡。新华社记者 吴茂辉 摄
在昌洒镇海南新泉文昌鸡有限公司种鸡场,孵化、种鸡和肉鸡育肥厂房悉数满负荷作业,各环节有条有理。其间,在肉鸡育肥厂房,一只只文昌鸡茸毛鲜亮、容光焕发,每日出栏量就达5000多羽。
“政府给了咱们不少协助,现在现已悉数康复出产,飓风影响已彻底消除。”鸡场负责人周世安说,“接下来还有决心扩展规划,逐渐扩展出产。”
为协助各行各业复工复产,文昌拟定灾后康复计划。其间农业方面,到现在已发放补助资金1300多万元,安排抓好大棚、水产设备、鸡棚舍、猪栏等康复重建作业,鸡棚舍、猪栏修正率为100%。
重建家园,生态修正也要同步跟上。作为防护飓风的第一道屏障,海防林的修正举动正在炽热打开。
在木兰灯塔海岸坡地上,数十名头戴草帽、脚蹬雨靴的工人严重繁忙着。他们有的挥锄挖坑,有的投进椰苗,有的洒水灌溉,咱们分工清晰、动作熟练。
1月19日,工人在文昌市木兰灯塔海岸坡地栽培椰树。新华社记者 吴茂辉 摄
“和本来的木麻黄树比较,椰子树不只抗风才能更强,也愈加漂亮。”工人韩吉衍擦了擦汗,然后将一锹红土铲到刚种下的椰苗根部,并悄悄敲打夯实。他说:“这片椰林要种280亩,咱们每天干八九个小时,这几天就要种完。”
为进一步进步海岸防风才能,“摩羯”飓风后,文昌采纳“椰子纯林”“椰子混交木麻黄”等慢生和速生树种调配的造林形式,建造海防林示范点,现在已完结海防林造林面积2200亩。
“未来,咱们还需要广泛发动群众对海防林进行改种修正,尽力把更多海防林构筑成集生态防护、经济效益与景象作用为一体的绿色屏障。”文昌市铺前镇政府林业办干事董江义说。
登上木兰灯塔俯视,幼嫩的椰子树摆放规整,在风中悄悄摇曳,邻近那些曾在狂风中折腰的野树,也冒出了一簇簇碧绿新叶。极目远眺,环岛旅行公路沿着海岸弯曲向前,自驾、骑行的游客川流不息,纵情享受着夸姣春色。